统计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助力经济强省建设

时间: 2015-10-12 浏览次数:?

  

 

  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经济强省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中之重。我省县域经济占到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对推动我省转型发展绿色崛起具有重大意义。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全省县域经济稳步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对全省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支撑。但是,我省县域经济仍存在实力总体偏弱、与经济强省差距明显、财政规模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的步伐。

 

  一、县域基本情况

 

  2014年,我省所辖132个县(市)(以下简称县域)行政区域面积17.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93.1%;户籍人口6017.49万人,占全省的81.5%;县均人口45.59万人,其中,定州市、永年县和魏县户籍人口均超过100万人;县域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4.7%

 

  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

 

  (一)县域经济稳中有增

 

  1、经济总量持续扩大。2014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9029.5亿元,同比增长6.5%,增长速度与全省持平。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8个,比上年增加5个;超过300亿元的有12个,比上年增加1个;超过500亿元的有4个,分别是迁安市993.7亿元,任丘市600.1亿元,武安市590.2亿元,遵化市570.7亿元。80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5%),7个县(市)增速超过10%

 

  2、财政实力稳定增长。2014年,县域实现公共财政收入901.6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县域公共财政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36.9%,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有20个,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三河市公共财政收入达到65.5亿元,居各县(市)首位,迁安市、武安市公共财政收入也突破30亿元;公共财政收入不足3亿元的县(市)由2013年的40个减少到30个。

 

  3、工业生产稳中趋缓。2014年,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达到11202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0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833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6.3%4.8%,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40.23.2个百分点。迁安市和武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

 

  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4年,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5.850.333.9,与上年相比,一产比重持平,二产比重下降1.9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1.9个百分点,县域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5、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2014年,县域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477.4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8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60.8%提高到6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的有77个县(市),比上年同期增加19个,其中,18个县(市)超2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个。迁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位居各县(市)首位。

 

  6、消费市场平稳发展。2014年,县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52.9亿元,同比增长11.2%,占全省比重达到60.3%,与上年持平。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列前3位的分别是:辛集市(36585.4元)、迁安市(26788.6元)、滦南县(25766.5元)。

 

  (二)县域社会事业全面推进

 

  1、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4年,全省52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水平;达万元以上的县(市)有55个,比上年增加20个;89个县(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04个县(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是城乡居民储蓄和存贷款较快增长。2014年,县域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969.4亿元,贷款余额100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17.4%。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24601.3元,同比增长11.1%84个县(市)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在2万元以上,29个县(市)在3万元以上,分别比上年增加15个和8个。

 

  三是居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14年,县域移动电话用户达4137.6万户,同比增长1.6%;互联网用户达624.1万户,同比增长11.4%;民用汽车拥有量达549.8万辆,同比增长9.7%

 

  2、民生财政投入不断加大。县域公共财政支出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20.1%19.4%。县域教、科、文、卫支出比重达35.9%,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

 

  3、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一是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2014年,县域化工业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为59.1万吨和42.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16.0%16.9%121个县(市)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完成率达100%,比上年增加24个。130个县(市)空气质量改善率在90%以上,比上年增加6个。

 

  二是污水和垃圾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014年,全省县域有污水处理厂203座,比上年增长15.3%99个县(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0%以上,比上年增加11个。88个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比上年增加11个。

 

  三是森林覆盖率有所提高。2014年有54个县(市)森林覆盖率在10%以下,比上年减少6个。

 

  三、30强县带动作用突出

 

  2014年,30强县(市)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一)经济实力优势明显。30强县(市)行政区域面积和人口仅占县域的17.3%25.8%;而地区生产总值8424.7亿元,占县域的4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0.7亿元,占县域总量的48.9%;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45.7元,是县域平均水平的近2倍。

 

  (二)民生改善遥遥领先。2014年,30强县(市)中有24个县(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186元);20个县(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4141元)。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全年工资4.3万元,是县域平均水平的1.2倍。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全部在95%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有22个县(市)在90%以上。

 

  (三)四化建设同步发展。一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30强县(市)中有24个县(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在60%以上;其中,10个县(市)在7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县域总量的44.4%44.8%,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县域总量的40.7%。二是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17个城镇化率超全省平均水平(49.33%)的县(市)中,30强县占15个;在20个互联网宽带用户接入比率超50%的县(市)中,30强县占13个。

 

  (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30强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084.9亿元,占县域的3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97.2亿元,占县域的39.7%。进出口总值144.6亿美元,占县域的58.3%。本外币贷款新增额718.0亿元,占县域的48.0%。实际利用外资完成额13.1亿美元,占县域的42.3%。万人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129人,比县域平均水平多9人。

 

  四、存在问题

 

  (一)财政规模仍偏小

 

  从总量水平看,2014年,县域公共财政收入占GDP4.7%,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6个百分点;从县均水平看,县均公共财政收入6.8亿元,仅比上年增加0.7亿元;其中,37个县(市)超过县均水平,比上年减少3个,仍有30个县(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到3亿元。从人均水平看,县域人均公共财政收入1498元,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5.2%

 

  (二)与经济发达省份差距拉大

 

  2014年,我省县域主要经济指标与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拉大。河北县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44.2亿元,分别相当于江苏、山东的20.8%38.4%,差距扩大1.72.8个百分点。县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8亿元,分别相当于江苏、山东的11.7%29.1%,差距扩大0.40.8个百分点。县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相当于江苏、山东的32%61.5%,差距扩大0.41.9个百分点。县域规模偏小,综合实力偏弱,制约着我省县域经济的加快发展。

 

  广东县均人口为78.2万人,县均GDP   201.9亿元,县均公共财政收入11亿元,县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37.4亿元,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6元。河北县均地区生总值相当于广东的71.4%,县均公共财政收入相当于广东的61.8%,县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相当于广东的8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广东省低2060元。


  (三)城镇化进程缓慢

 

  2014年,河北省城镇化率49.3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在132个县(市)中,仅有17个县(市)城镇化率超出全省平均水平,比上年增加1个。县城规模普遍偏小、聚集和吸纳人口、产业的能力不足,是我省城镇化率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依然突出

 

  受自然资源、经济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主要经济指标高低相差幅度较大,个别指标差距进一步拉大。从人均水平看,2014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12.6倍,相差12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7.7倍,相差5.3万元,差距比上年扩大0.4万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14.5倍,相差3.4万元,差距扩大0.4万元。人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41倍,相差1.2万元,差距扩大272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县(市)是最低县(市)的3.8倍,相差1.3万元,差距扩大0.1万元。

 

  (五)经济发展外向度偏低

 

  2014年,全省县域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1.0亿美元,占全省的44.2%,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实现出口总值143.7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为40.2%,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

 

  (六)30弱县经济基础薄弱

 

  从我省县域发展的实际来看,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难点和短板在经济弱县。

 

  1、基础薄。30弱县人均耕地面积1.55亩,比县域人均耕地面积多0.04亩,但人均有效灌溉面积却比县域平均水平少0.11亩。30弱县中有15个县地势为丘陵、山区和坝上,不利于农作物种植与生长。2014年,贫困县域粮食单产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2.4公斤/亩,人均粮食产量比县域平均水平低45.4公斤

 

  2、工业弱。30弱县工业发展明显落后。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占县域的16.8%,工业增加值仅占县域的14.4%,平均每个县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为152亿元,而前30强县均水平为437亿元。从出口来看,2014年,出口总额仅占县域的13.4%

 

  3、投入少。2014年,30弱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县域总量的15.7%。当年实际使用外资仅占县域的11.6%。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万元,比县域平均水平低5329元。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最少的曲阳县为6074元,仅为投资最高县大厂回族自治县的7.3%

 

  4、城镇化水平低。30弱县中,28个县城镇化率在40%以下,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52.1%,低于县域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低于30强县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8.951.130.0。与前30强县10.353.236.5的结构相比,一产比重偏大,二产、尤其是三产比重偏小。


  五、几点建议

 

  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契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挖掘发挥好自身优势,加快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使强县更强,弱县变强,实现全省县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和跨越发展。

 

  (一)把握京津冀发展重大机遇,实现跨越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利用地缘优势,明确县域发展定位,合理规划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充分利用京津市场、人才、科技资源,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尤其是对农村民生工程的投入。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接布局,根据各县具体的功能定位和特色制定发展规划。

 

  (二)发展产业集群,壮大民营经济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着力点,加大扶持力度。全面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产业集聚,培育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县域民营经济。

 

  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发挥县域产业集群在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引导和规划工作。促进河北各地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制定有利于我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职能。扩张产业集群规模,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三)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结构性矛盾在积累集聚,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推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业国际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四)实施分类指导,实现县域快速发展

 

  一是对强县,扶优促强和转型升级相结合。与经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进入全国百强县的数量少,难以发挥引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要继续从政策、财政、金融和服务上给予倾斜和重点扶持,使强县更强,打造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更好地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

 

  二是对弱县,帮助扶持和自主发展相结合。补齐县域经济短板,不让弱县掉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要对贫困县加大帮扶力度,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缺乏自然资源禀赋的地方要依托市场,聚集产业,培育一批规模大、带动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