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2014年河北省蔬菜生产形势分析

时间: 2015-04-29 浏览次数:?

    蔬菜产业是河北省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重要支撑点,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全省上下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把蔬菜产业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着力打造环京津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带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扶持和机制带动,进一步扩大蔬菜产业规模,提升生产品质和效益,全省蔬菜生产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特点

 

  (一)蔬菜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

 

  蔬菜生产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加之近年来蔬菜价格的不断上涨,蔬菜种植效益明显提高。为确保农民实现持续稳定增收目标,全省各地进一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蔬菜种植的投入,有利地保障了蔬菜生产的稳定发展。2014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123.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7万公顷,增长1.4%。其中,菜用豆类、根茎类和瓜菜类播种面积分别比上年增长4.1%4.0%2.9%

 

  

 

  (二)蔬菜产量持续稳步增长

 

  在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增长的同时,全省各地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投入和品种改良力度,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提高了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蔬菜单产和总产量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省蔬菜单产达到4377.5公斤/亩,比上年增产60.6公斤/亩,增长1.4%;蔬菜总产量达到8125.7万吨,增长2.8%,仅次于山东省,在全国继续保持第二的位置。从设区市情况看,2014年蔬菜产量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唐山、石家庄和邯郸居前三位,总产量分别达到1432.5万吨、1214.8万吨和855.8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比重分别达到17.6%15.0%10.5%

 

   

  从生产品种看,传统品种仍占主导地位。大白菜、黄瓜、西红柿、卷心(圆白菜)菜、波菜和茄子六个品种产量占到全省蔬菜总产量的60.7%。其中,大白菜产量1920.2万吨,占23.6%;黄瓜992.9万吨,占12.2%;西红柿746.9万吨,占9.2%;卷心(圆白菜)581.8万吨,占7.2%;菠菜363.0万吨,占4.5%;茄子325.2万吨,占4.0%

 

   

  (三)蔬菜产业化经营逐步壮大

 

  2014年,全省共有112个县(市、区)建成了不同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77.6万公顷,占全省特色农业种植面积的31.9%。有223.4万农户从事基地蔬菜生产和经营,实现产值1068.6亿元。有43个县(市、区)建成了年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蔬菜专业批发市场,成交总价值703.9亿元,占全省各类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成交额的38.2%;销售利润达到49.6亿元,占29.4%。全省共有蔬菜产业化龙头经营组织275家。其中,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蔬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173家,年服务收入50万元以上的蔬菜中介服务组织39家。蔬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7.6%;蔬菜中介服务组织实现服务收入3.9亿元,增长11.4%

 

  二、当前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信息不畅,价格波动较大

 

  蔬菜是鲜嫩产品,市场价格瞬息多变,供求矛盾转化快,只有及时收集、整理、发布产销价格和供求信息,才能实现对蔬菜生产的宏观指导。目前我省蔬菜生产市场的环境、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方面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与国内、外大市场街接不紧,市场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菜农由于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和劳动资源的浪费。

 

  (二)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不高

 

  我省蔬菜生产的个体规模虽不断扩大,生产形式仍以独立生产经营为主,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自产自销、地头批发居多,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相对增加了交易成本。同时,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水平偏低,产前、产中、产后衔接不够紧密,龙头加工企业少,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部分仍停留于一般购销关系或松散联合的层面,尚未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经济共同体。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全省蔬菜产业的升级。

 

  (三)绿色无公害蔬菜发展不足

 

  目前,全省绿色无公害蔬菜发展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显滞后,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的比重不高。在蔬菜生产中因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以及工业三废造成的蔬菜污染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另外,栽培密度过大群体内光照不足,设施栽培重茬、连作、高温高湿等蔬菜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也极易导致病虫害,造成自身的污染,不仅对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隐患,还严重影响了全省蔬菜外销出口。

 

  三、促进蔬菜产业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抓好蔬菜基地建设,提升龙头企业作用

 

  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契机,抓好蔬菜基地建设,整合、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蔬菜生产专业组织,大力推进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优化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蔬菜产业项目,发展一批基础扎实、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示范作用大的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壮大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

 

  (二)抓好蔬菜绿色销售,拓展销售渠道

 

  制定实施蔬菜生产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与蔬菜产销的结合。引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蔬菜供求信息交流平台。扩大网上销售,优化物流,做到生产种植信息、需求销售信息全社会共享。

 

  (三)健全组织经营方式,提高产业化生产和经营

 

  改变原有的一家一户独立生产、独立经营的模式,走农户联合、农户与企业联合、农户与销售公司联合等合作生产的路子,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蔬菜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四)加强科研能力,提升蔬菜生产技术

 

  充分运用科学技术,发挥科技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提高蔬菜种植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鼓励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从事蔬菜生产。加大设施栽培技术推广力度,扩大设施栽培和反季节蔬菜面积。加快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全面提高蔬菜生产品质。

 

  (五)实施品牌战略,开发、培育名牌产品

 

  加大特色蔬菜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宣传展示我省特色蔬菜产品,对蔬菜的生产和销售信息进行追踪,打造绿色生态、优质安全的品牌形象。